為鄉村振興添薪助火 四川省綿陽市夯實推進農村金融信用建設
摘要:今年以來,綿陽市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決戰決勝村級集體經濟全面“消薄”,啟動“金融甘泉促振興行動”,為全市1582個村,按每村不少于100萬元的標準金融授信50億元,并向其他農業經營主體授信500億元。
今年以來,綿陽市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決戰決勝村級集體經濟全面“消薄”,啟動“金融甘泉促振興行動”,為全市1582個村,按每村不少于100萬元的標準金融授信50億元,并向其他農業經營主體授信500億元。
一、量身定制專屬信貸產品,助力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綿陽市梓潼縣緊緊圍繞“一片區一主業一特色”“一村一品”,深挖產業發展金融需求,創新助力片區產業、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五大業務模塊,推出“農易貸”“鄉村振興貸”“助農振興貸”等10余種專屬信貸產品。其中,“金融甘泉促振興行動”對符合要求的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村集體經濟組織評級授信面達到100%。梓潼縣累計向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放貸款4.38億元,發放政銀擔貸款2291萬元,有效運用“鄉村振興貸”助力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鱸魚、蜜柚等特色農業產業。梓潼已為全縣14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培育、建設提供近10億元金融支持,撬動社會資本13億元,創建省三星級園區1個、市五星級園區3個,為超過1000戶新農村經營主體提供3.8億元貸款支持,幫助擴大經營規模。
二、“金融村官”進鄉村,農民“信用”變資源。平武縣委組織部、縣金融辦、縣農村商業銀行聯合遴選敢于擔當、業務扎實的“金融村官”,抓好普惠金融的鄉村振興工作,念好鄉村“致富經”,管好百姓“錢袋子”,為鄉村發展和村民致富提供了專業支撐。“金融村官”自進村以來,積極向農民宣傳強農惠農政策、金融政策,指導農戶使用手機銀行,開展預防電信網絡詐騙、反洗錢等防范知識宣傳,引導農民享受現代金融生活,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同時,“金融村官”充分利用銀行資源優勢,為貧困戶“牽線搭橋”,發揮參謀助手作用,深入鄉村一線,傾聽百姓需求,開展精準信貸評估,幫助貧困戶發展家庭種養殖業、新型農村經營主體,支持黨員、婦女、返鄉農民工、大學生群體創業,支持小微企業發展。金融活水潤物無聲,滋養著平武城鄉發展。
三、金融扶貧助農增收,解決“貸款難、擔保難、融資貴”難題。農行游仙支行始終將金融扶貧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充分發揮網點網絡、城鄉聯動、資金資源優勢,依托惠農e貸特色產品,對轄內信用環境良好、農戶生產經營活躍村的廣大農戶發展特色種養殖(植)業予以資金支持,助農增收致富。農行游仙支行先后為游仙區內103個行政村6515戶建檔,授信6510戶預授信3.7億元。同時帶動掌上銀行,理財產品,信用卡等金融產品在農村廣泛普及,成為農民的貼心朋友,有效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責任編輯:王小義
(原標題:為鄉村振興添薪助火 四川省綿陽市夯實推進農村金融信用建設)